苏州经济的昨天、今天、明天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:2013-05-17 浏览次数:6
主持人首先进行了开场白,简单地介绍了此次的科研能力训练营的主要目的与意义。“挑战杯”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,是由共青团中央、中国科协、教育部、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。
接着,由沈健老师为我们进行这次科研能力训练的指导。为了让我们更了解苏州,也为了给参加“挑战杯”的同学们提供更多的思路,沈健老师此次演讲的主题是“苏州经济的昨天、今天、明天”。首先,沈健老师提出了苏州作为一个地级市是如何能在全国的GDP排名中成为仅次于北、上、广、深这些一线城市以及天津直辖市的第六位的问题。他告诉我们,除了地理位置临近上海以外,更多的是苏州选择了正确的经济发展策略。
过去的苏州只是一个以园林和丝绸闻名的江南古镇,占地面积也很小。但是苏州的农民们不满现状,发展起了以丝绸为主的工业。渐渐地,因为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思路,苏州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,涌现出了许多有影响力的品牌。但是,曾经红极一时的苏州本土品牌们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地消失了。
正当苏州经济的发展遭遇瓶颈时,邓小平1992年的“南方讲话”让苏州决定实行“大树底下好种碧螺春”的策略。“大树”是经济较为发达的上海,而“碧螺春”就是苏州。上海提出发展成以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,苏州便接过上海的许多工业项目与资源,建设了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,也就是如今的工业园区。这样,苏州的工业企业又再次注入了新的活力,得到了巨大的飞跃。
另一方面,当上海努力发展现代化而变得日益繁华时,苏州又以她独特的沉淀了两千年的古朴宁静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。据统计,上海世博会期间,上海共接待游客80000000人次,而苏州接待游客58000000人次。这是苏州与上海形成互补性的最好体现。苏州从来没有想成为上海,因为苏州就是苏州,她自有她的动人之处。而那些自诩为“小上海”的城市们无一找到真正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。可是,现在的苏州也面临着劳动力短缺、产业转型困难等问题。
沈健老师为明天的苏州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与建议。第一,实行“退二进三”的经济发展策略,即将第二产业转移到一些友好合作的城市,稳步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,提高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。这样,不仅能解决苏州劳动力资源短缺的问题,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。第二,坚持“转型升级”策略,例如工业园区内的金鸡湖边月光码头、博览中心等文化景点和苏州的6个5A级景区。第三,实施“招才引智”方针,比如在独墅湖边引进高校,从而拉动该地段的经济发展。
通过对“苏州的昨天、今天、明天”的讲解,同学们深刻地了解到苏州经济的发展历程,感悟颇深。这次的科研能力训练营活动的成功举办是2013年“挑战杯”大赛的开端,让我们期待即将到来的“挑战杯”中苏大学子们的精彩表现吧!
(东吴威尼斯欢乐娱人城v3676新闻中心记者 文字:戴琪琪摄影:赵琪)